先談談我家孩子的情況吧。目前在學習美國加州wonders語文課程,最近還加了一節的英語寫作小組課。我在給孩子選擇英語學習的機構時,進行了很多的調查,包括地面課程和網上課程都進行過比較。
我首先考察了幾家大的地面機構,發現一部分是做應試英語的,學習的重點是語法,對于詞匯的積累也是簡單粗暴的要求背誦默寫啥的。我覺得如果這樣的話,我自己就可以搞定了,沒必要每周花大把時間讓孩子去接受填鴨呀。還有一部分地面外教機構,基本上都是5人-10人的班級設置,孩子去試聽了一次,孩子說兩個小時的課堂時間沒能說上幾句話,與我的初衷背離太遠。就這樣不得已放棄了地面課程。
然后我就把目光鎖定網上機構,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,發現目前國內外教網課大概可以分為兩類:
一部分的外教網課要么是純聊天式的口水課,沒有作業,沒有測試。比如vipkid之類。
這類課程對于前期沒怎么開過口的孩子說,在初期會看到孩子有一定的進步,但是過了這個短暫的時期之后,聰明的家長就會發現,課上聊來聊去就是那些內容,聊的內容和范圍都非常狹窄。孩子看似和老師聊的熱鬧,但因為聊的內容一直處于一個低水平的重復聊天,所以到了一定階段之后,孩子就沒有什么進步了。打一個形象的比方,就好比我們用我們的母語聊天,天天就說些”你吃了嗎?“”今天天氣不錯哈!“”你今天都做了什么?“之類的。我認為這種沒有任何深入話題的聊天,是沒有意義的,浪費家長的金錢不說,更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。所以,我當時直接就PASS了這類機構。
另一部分外教網課也是采用的美國加州wonders教材。
但是在我試聽完課程,并和她們的課程顧問聊過之后,我發現了兩個問題:一是課堂時間太短,造成老師引導學生的提問不能深入,課堂上幾乎沒有什么拓展,甚至于老師來不及關注孩子是否弄懂了一些核心詞匯,就下課了,可想而知課堂效果會如何。二是沒有課堂筆記,而且課后作業僅局限于讀讀課文、練練發音,沒有書寫作業;三是沒有單元測試,對于學員的學習情況沒有定量評價體系。四是對于孩子英語學科的長期發展沒有持續的規劃,聽說讀寫很難均衡同步發展,孩子到達一定階段后,想繼續深入學習語文以外的學科,(例如寫作、科學、歷史)時會發現無課可上。
本來當時幾乎絕望了,結果一次跟朋友吐槽的時候,了解到她家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————小學三年級劍橋KET卓越通過,小學四年級劍橋PET優秀通過,小學五年級劍橋FCE優秀通過,FCE的這個成績相當于雅思5.5,已經達到了世界很多大學和大學預科的語言要求。藍思閱讀指數達到了900,相當于美國初一學生的藍思閱讀指數,也相當于中國大學二年級的英語水平。我當時簡直驚為天人,說朋友和她娃簡直太牛了,簡直就是牛媽+牛蛙的最強組合。結果朋友說她認識一批這樣的孩子,都是她家孩子的網校同學。就這樣我初次接觸到了目前所在的網校。為避免廣告嫌疑,直接用字母代替把。 YMM。
然后經過YMM測試定級、試聽之后,開始正式上課。每節課后老師都會發課堂筆記、課堂課件供學生復習,同時也會發送課后作業給學生,學生完成后回傳給老師,老師會進行認真的批改,并在下次課上進行講解。每個單元結束后會有單元測試和測試報告,測試報告中會定量和定性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,并指出下一階段老師如何幫助學生重點發展哪些能力。網校還建立幾個學生交流群,學生可以在這里分享經驗,討論問題。所有這些都與我的訴求不謀而合。所以我們就踏踏實實的學了1年半,課程也從最初的兩節課,增加到現在的三節課。
經過1年半的學習,孩子從最初的聽力都不過關,達到了現在的聽、說、讀、寫均衡發展,可以說英語學習終于走上了正確和良性的一個軌道上。今年10月份我家孩子也要參加劍橋的KET考試,來印證一下這段時間付出和學習的結果。
|